1.許多中國汽車相關股票,這一兩年漲幅不小,獲利有成長但似乎沒跟上股價
2.若是未來庫存過高,或是中國車市銷售轉弱,訂單遞延影響不小
3.汽車是景氣循環股,目前至少是在高檔區吧...
4.一堆法人追捧小股,股價已漲高若是反向殺出...
慘不忍睹!日經:中國汽車產能嚴重過剩
MoneyDJ新聞 2015-05-06 14:22:03 記者 賴宏昌 報導
日本經濟新聞6日報導,今年中國汽車產能預估將年增逾20%至5,000萬台,但同一時間新車銷售量預估僅年增7%至2,500萬台。報導指出,中國目前汽車庫存預估高達300萬台、相當於日本年度銷售量的50%。當前的產能過剩源頭要追朔到2012年、當時全球高達60%的汽車投資都是指向中國市場。德國福斯汽車(Volkswagen)計畫在2019年結束前將中國產能倍增至500萬台,排名第三的現代汽車計畫在中國增建兩座車廠、擴產幅度達50%;豐田、本田汽車也規劃擴產10-20%。
中國目前的汽車產能利用率(50%)遠低於正常應有的80%或更高水準,導致比亞迪(BYD)、吉利(Geely)等自有品牌車商自去年下半年起獲利就呈現低迷不振。廣汽集團今年1-3月營收雖年增13.6%、但純益年減37.6%至5.29億元(人民幣),主要是受到價格競爭以及營運成本升高的影響。缺乏海外品牌優勢的中國車商也無力藉由外銷來消化庫存,去年出口數量僅達90萬台。
彭博社上個月報導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(CAAM)秘書長董陽在上海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,中國今年車輛(包括商用車、轎車)銷售量成長率恐將低於年初預估的7%,「5-10%的年增率」將成為新常態。作為對照,2001-2010年期間中國汽車銷售量年增率平均高達24%。
新華網去年底報導,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專家胡俞越認為,目前產能過剩現象從鋼鐵、煤炭、汽車、造船、玻璃、電解鋁等行業擴展到許多所謂的新興產業,要在中國找到非產能過剩行業可說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。
匯豐(HSBC)/Markit 5月4日公布,匯豐中國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終值自3月的49.6跌至48.9(4月初值為49.2)、創2014年4月以來新低,連續第2個月低於50。其中,中國官方最關注的就業分項指標連續第18個月呈現萎縮(低於50)。
2015年3月中國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(PPI)年減4.6%、連續第37個月呈現負成長,創史上最長負增長紀錄。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全文網址: http://www.moneydj.com/KMDJ/News/NewsViewer.aspx?a=685ecef0-5137-4891-9019-6834a6d19b85#ixzz3ZQHMbXZn
MoneyDJ 財經知識庫
中汽協:今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突破2500萬輛
北京新浪網 (2015-04-21 17:42)
新華網上海4月21日電(記者華曄迪、周蕊)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21日在上海舉行的2015中國汽車論壇上預測,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有望達到2500萬輛。
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,2015年中國汽車將較2014年增長7%左右,合計將有望達到2513萬輛,其中,乘用車市場銷售增長8%達到2125萬輛,而商用車市場銷量增長2.4%達到388萬輛。
在乘用車細分領域,董揚預測說,轎車銷量有望增長1%至1251萬輛左右,SUV增長25%至510萬輛,MPV增長35%至258萬輛。
數據顯示,一季度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0萬輛和615萬輛,同比增長5.3%和3.9%,其中,轎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已出現0.4%的下滑。資料顯示,2001年至2010年,中國汽車銷量以年均24.1%的速度增長,而2011年至2014年年均增速降至6.8%。
董揚說,儘管銷量基數越來越大,但中國汽車市場依然處於普及期,產銷量高企與增速放緩並存,全社會汽車保有量仍將以每年超過2000萬輛的增量快速增加。
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50421/142264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