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你投資理財的目標是什麼?
答:賺越多越好!
這是很常出現的對話,
也代表投資人並沒有真正思考過自己投資追求的是什麼!
其實接觸投資理財應該有個順序:
1.找出自己的理財目標,期望長期的年報酬率是多少,
可負擔風險是多少?
2.選擇適合自己個性且可行的投資工具
3.選擇該投資工具的實際應用方式
舉例來說,若退休族的理財目標是跟上通貨膨脹率,
並且不想承擔太大損失,那麼適合的投資工具就是台幣定存,
幣值穩定的外幣定存、儲蓄險、年金險、買房收租、不動產證券化、
固定配息債券基金,這些投資通常可維持正報酬,下檔風險相對低,
所以這位投資人不需要也不適合融資買進股票、外匯保證金交易、
或交易期貨選擇權等高風險商品。
但若理財的目標,是願意接受中度風險,
換來長期10%~15%的年化報酬率,那就不適合使用退休族的投資工具,
比較適合投資ETF,共同基金,股票來達成目標,
波動較大的衍生性商品也不適合。
若是選擇股票來達成目標,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,
而不是看財經雜誌寫什麼,聽朋友報名牌,就貿然把資金投入,
理財要成功,必然有一套可行且成功率高的模式。
股票比較常見的操作模式如下:
1.長期存股只買不賣
2.技術面為主軸的操作
3.基本面為主軸的操作
4.基本面和技術面混合的操作
目前四種類型都存在成功的投資人,
所以若是選定了操作模式,就多看相關書籍,多研究因果關係,
多了解該類型的成功投資人都在做些什麼,
先提高自己的勝算,再投入資金並持續學習,
這樣一來,成功的機會,應該會比漫無目的摸索來的高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